实验动物中心屏障动物房操作规范简明手册
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中心
目录
1. 简介
2. 饲养动物和动物实验必需履行的手续
4. 人员进出标准操作程序
5. 动物进出标准操作程序
6. 物品进出标准操作程序
7. IVC标准操作程序
8. 动物探视
9. 动物解剖和取样地点
10. 动物尸体处理
11. 废弃物处理
12. 意外情况的处理
13. 收费制度
14. 门禁卡的使用
实验动物中心位于学院大楼10楼和11楼,于2005年1月建成,2007年进行了扩建,新增屏障动物房200平方米,增加了独立通风笼盒(IVC)2套,现有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。2005年8月,通过了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,获得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,实验动物中心在组织管理、人员结构、环境设施、实验动物来源、饲养与使用等方面配备了必要的设施条件,建立了一整套标准操作程序(SOP),达到SPF级实验动物的使用要求。目前正在使用的动物有SPF级和清洁级小鼠、大鼠,普通级猕猴,尚有部分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动物用于科学研究。
饲养动物和动物实验必需履行的手续
1.签订《动物实验合作协议》(每课题一份)
2.预付饲养费
3.登记进出动物的数量
4.进入动物房进行实验
动物使用情况的登记
点击http://goodanimal.ustc.edu.cn 注册并登记动物数量种类
1.换工作鞋 |
2.洗手、烘干 |
3.带帽 |
4.打开衣服袋 |
5.戴手套 |
6.穿衣 |
7.穿鞋套 |
人员进入屏障动物房
![]() |
动物出屏障动物房 |
1. 直接从传递窗或传递通道出(及时在登记本上登出动物)。
2. 用运输盒将动物包装好以后在拿出(适用于把动物带出到其它单位进行实验)。
|
2. 传递窗紫外灯照射15min后传入(适用于一般物品)。
3. 小型仪器经灭菌通道喷雾消毒后传入
|
经传递窗或传递通道出
IVC标准操作程序
原则:一切IVC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
动物的探视
要求每三天进动物房去探视动物一次,包括饮水、饮食、状态等。
动物房内用固定电话联系,禁止使用手机
动物处死、解剖和取样地点
如无特殊情况,一律在1004房间处死动物,进行解剖和取样。
动物尸体处理
动物尸体和动物器官应密封在塑料袋中,袋口扎紧,放入十楼的专用冰柜中,不得将动物尸体丢弃在屏障系统内或垃圾桶里。
废弃物处理
1.垫料等废弃物与动物笼盒一起从缓冲间Ⅲ出系统
2.注射器等尖锐物品套上套子后再放入垃圾桶,以防刺伤工作人员
3.屏障内无排水系统,液体废弃物请传出系统后再处理
4.废弃的动物包装盒从灭菌通道出系统
5.口罩、手套、帽子、鞋套为一次性物品,用过后就应丢弃,灭菌工作服可放在一更,中心工作人员会对其进行处理。
意外情况的处理
1. 遇到停电时切勿慌张,可用动物房内电话与外界联系。
2. 动物房内有温度或湿度异常请及时与管理人员联系。
3. 被动物咬伤后要冲洗伤口,用碘酊消毒,并到疾控中心注射疫苗。
收费制度
实验动物中心实行预付款制度,主要收取动物饲养费、人员进出耗材费和设备维修费。
门禁卡的使用
1.实验动物中心门禁与学院门禁共用一张卡,但需经实验动物中心授权方可刷开门。
2.从动物房里面可用开门按钮开门。
3.如发现有两人用同一张卡进入,则将取消持卡人进入的权限。
4.发现如有违反屏障动物房操作规范者,第一次口头警告,第二次将取消持卡人进入的权限。
参考:动物房工程:http://www.iwuchen.com/dongwufang/